第120章 不自爱的烂白菜 (第1/2页)
陈望为什么能够把话说的这么满,是因为他有这个自信。
伴随着公众号的推广,关注会越来越多。
而且新关注的也有大概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去浏览以前发布的公众号文章。
尤其是美食的这种,还是目前江川唯一的,是有很好的增长效果的。
就好比一个作者写了很火的书,读者嫌追读不够看,就会去看他以前的作品(退出书籍下拉,点击作者头像)。
这些文章在这个公众号火了之后,也会有逐渐多的流量反哺。
而精品的文章,陈望还能够置顶,就更加显眼了。
只要陈望能够把这个号做起来,那么这些被广告的商家,都会有持续的热度。
而且就算热度一般,光第一次带来的回头客,都足够养活这家店了。
在这位热情会来事的老板娘经营下。
“也就是说,只接受预定的客人?”老板娘说。
“对。”陈望直接的说道,“最开始的话,肯定是要这样的,不然到时候小区来的人太多,还要等待,影响了其它居民,或者造成了停车的拥堵,消防问题就不可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他说的很有道理。
在这种老小区里面开店,就算是背景再硬,也要协调好各方的利益,不给社会添麻烦。
“等到时候,来的客人都留上联系方式,最好是微信,再稍微协调一下,只要有一百个回头客,店就一直都是生意火爆的。”陈望说道。
“哪用一百?五十就够了。”对餐饮相当有经验的老板娘笑着指正道。
“所以,老师认为如何呢?”陈望问道。
旁边的李欣桐也补充的说道:“因为要以这个为卖点挂在公众号上,要对受众负责,所以这里要明确。”
这就涉及到一个服务的问题了。
如果‘吃在江川’的受众提前预约了,可因为突然的生意太好,或者说有人要包席,会在这里花更多的钱,就推掉了原本的预约,那损耗的就是陈望他们公众号的信誉和形象了。
其实,陈望最终的目的,是一个‘商业联盟’。
在后面,他会将这些被推广的店面,稍稍‘整合’。
而手段就是,在某些时候,或者节日,去发放传单,在这些店面消费的顾客,全部享受优惠,或者说可以领取‘吃在江川系’店面的优惠券。
有人会有疑惑,把吃在江川绝大多数的商铺联合起来之后,那不是就没有新的推广广告,元子都被恰完了?
非也。
到时候就重新的再打广告,哪些店面要做活动,要几人同行一人免单,或者凭借教师证退伍证半价,就再收钱,再做广告。
很像美团对吧?
这就是一个更加细致,更加针对性,而且还比较有口碑的美食品鉴指南。
在公众号,小程序,还有抖音火起来的时候,基本上全国各地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很多个这样的自媒体号。
做得早的都能够盈利,而且还是在很多人分羹的情况下。
倘若是直接垄断,就此一家,那这就相当于对某个地区的餐饮业进行集中‘征税’。
没找‘吃在江川’打广告的,因为别人都有推广,客流量相对而言就减少,所以这也算是一种征税。
而面对这个提议,二人在看向彼此。最终,老板娘决定道:“嗯可以,没问题的。”
目前这个餐馆的生意,基本上都来自熟人。
小区里的熟人,以及学校聚餐同事们的捧场。
而同事聚餐一般都是想换换口味,不会一直吃一家。
再加上现在商场餐饮的生意越来越好,其实这家川菜馆已经越来越难做了。
改变,就是好事。
“嗯好。”陈望点头。
就这样,双方就这样决定下来。
然后,李欣桐给开了单据,对方当场就支付了三千元的广告费。
“辣子鸡,还有一些招牌菜,都做一下。”在点菜的时候,陈望突然想到什么,“有折耳根吗?”
旁边两个女生都看呆了。
“你吃这个啊?”老板娘也惊讶道。
“不吃,但可以再加一条,折耳根免费送。”陈望说道。
钓老乡的鱼。
云贵川地区,还有本省的恩州,这些地方的人看到这个,或许会有点亲切感。
“行,那我就让后厨师傅去做了。”老板娘说。
然后,陈望把相机拿出来,准备今天的拍摄了。
对此相当感兴趣的夏蔓璐,便跟在了一边。
像这种环境一般,基本上不出片,后厨也有点不上相的地方,其实基本上拍美食就够了。
而川菜,因为配色鲜艳,尤其是干辣椒很漂亮,是非常容易把一道菜拍得美味的。
不信百度图片去搜川菜两个字。
所以关于店面的,只需要一张照片就够了。
站在门口,拍了一会儿之后,陈望都感觉到,这些图修都修不好看。
直到,他换了一个角度。
站在侧边,将那个直立式可以通电的招牌拍进去后,他一下子有了想法。
于是,站着斜侧方,蹲下身,以一个稍稍仰拍的角度,将那个朴素的直立招牌拍进去,背景虚化,但看得出门头,最后按下快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