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八仙小说 > 三国:我不是刘封 > 第144章 腹背受敌?刘封布计控张郃(6K)

第144章 腹背受敌?刘封布计控张郃(6K)

  第144章 腹背受敌?刘封布计控张郃(6K) (第2/2页)
  
  虽然危险,但获得功勋的方式更快。
  
  否则按正常的升迁,降将总是会低人一等的。
  
  杨秋不愿低人一等!
  
  徐晃能当右将军,杨秋自信也能当上右将军甚至更高。
  
  “先帝在时,曾夸徐晃胜过孙武、田穰苴,襄樊能够保全都是徐晃的功劳;如今徐晃被困南乡,某若驱兵解围,天下谁不识杨秋?”
  
  想到这里,杨秋更是兴奋。
  
  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杨秋让众人原地休憩,以水就着干粮以解饥渴。
  
  半个时辰后,杨秋又招呼众人急行。
  
  “只要出了前方路口,就有大路直达南乡城,届时不论是吃的穿的还是女人,尔等都有!”杨秋策马前后奔走,勉励众军士。
  
  在听到“女人”后,众军士的眼神明显有了变化。
  
  虽然战乱、瘟疫、干旱、洪涝等人祸天灾让男人死了不少,但大部分的男人依旧是没资格碰到女人的。
  
  就跟后世有提问“为什么汉人不讲血统?”,原因也很简单现实:没点血统的人早就绝后了,往祖上数个十几辈或几十辈,谁还不是个王公贵族了?
  
  战乱年代的女人,大部分都是跟货物挂钩的。
  
  尤其是在曹魏,女人大部分都是用来分配的,跟牛羊配种没什么区别,残酷而现实。
  
  哪怕是曹丕的亲外甥女,为了曹丕能顺利禅位,也得拿来给曹丕配种。
  
  杨秋在关中厮混几十年,也深知麾下军士都是什么德行。
  
  只要提到有女人,那一定就能让这群疲惫的军士生出精气神来。
  
  走了一个时辰。
  
  杨秋终于来到了大道上。
  
  看着比小径平坦了不知多少的大道,杨秋悬着的心也落稳了。
  
  在出小径前,杨秋也怕出口有汉军提前埋伏。
  
  因此在出来前,杨秋让副将引前军先列阵,确定安全后才带着后军出现在大道上。
  
  看着南乡城的方向,杨秋不由大笑,只觉心情舒畅无比。
  
  左右惊闻缘由,杨秋扬鞭而呼:“我笑那刘封名过其实,竟不知道在这小径增设暗哨。若某是刘封,必会在此地设下伏兵,趁某行军疲惫时,忽然杀出,即便某不死也会被打个半残。
  
  我也笑那郭淮,畏刘封如虎,只知道劝左将军去等征西将军大军到来,岂不闻这战场之上战机稍纵即逝,为将者若不能善于抓住战机,又如何能建奇功啊?”
  
  左右也笑,纷纷附声赞美杨秋。
  
  大笑间。
  
  前方山林中,忽然鼓声大起。
  
  又见一大旗上书“王”字,正是等候许久的王平!
  
  杨秋还在小径时,就已经被王平设置的暗哨发现。
  
  为了不惊动杨秋,王平撤出了暗哨,然后在林中埋伏。
  
  若不是杨秋太谨慎,等前军列阵后才出小径,王平早就杀出来了。
  
  直到看到杨秋的将旗又确认了扬鞭的杨秋不是伪装后,王平这才率众杀出。
  
  杨秋此时的脸已经胀红如猪肝了。
  
  刚笑刘封言过其实、郭淮畏刘封如虎,结果当场就被王平给打脸了!
  
  见王平兵马不多,杨秋恶从胆边生,又气又怒:“某纵横关中几十年,区区一介无名之辈,带这点兵马,也敢来伏击某!”
  
  若杨秋此刻退回小径,凭借地势的狭隘,是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己方疲惫的劣势的。
  
  然而。
  
  方才杨秋风大闪了舌头,一不留神刚吹了个牛就被打脸,自觉面子挂不住。
  
  见王平兵少,杨秋又自恃武勇,也就不愿去避让王平的锋芒了。
  
  杨秋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击败眼前这支伏兵,然后带着缴获的人头旌旗去见夏侯尚和徐晃。
  
  见杨秋不退反进,王平不由感到一丝惊讶,很快这丝惊讶又变成了昂扬的战意。
  
  倘若杨秋退入小径,狭窄的地势就很难施展,杨秋可以借助地势一夫当关,万夫难开。
  
  而现在。
  
  杨秋选择了硬碰硬,这正合王平的意!
  
  你杨秋不肯避我王平的锋芒,我王平难道还会惧你杨秋的锋芒?
  
  都是战场悍将,谁也不愿意轻易言退。
  
  “杀!”
  
  低沉的喊声响起。
  
  汉军咆哮着冲向前方的魏军。
  
  魏军也不甘示弱的迎向汉军。
  
  杨秋虽然是关中宿将,但王平也非战场新人。
  
  人数相当的情况下,比的就是双方谁更能坚持。
  
  而在战场外。
  
  一路斥候直奔丹水城,一路斥候直奔南乡城。
  
  如郭淮所预料。
  
  南乡城的夏侯尚和徐晃,虽然短时间内会忌惮刘封是在用疑兵之计而不敢轻易出城,但时间一久定也能觉察到刘封的劣势。
  
  刘封的劣势是什么?
  
  兵寡!
  
  不论刘封如何的调度,兵寡的劣势都是无法改变的,这个劣势还会随着关中援军的到来变得更大。
  
  故而刘封制定的所有战术,都是以“拖”为目的。
  
  探得南乡到丹水之间有战事,夏侯尚立即取来南乡郡的地图,指头点在几条小径上。
  
  “定是关中的援军被汉军挡在了丹水城外,分了偏军走小路而来,徐将军,你带一支兵马去增援,我带兵去打刘封在城外的坞堡。”
  
  夏侯尚当机立断。
  
  前几日不敢出城,是怕刘封设伏。
  
  毕竟丹水距离南乡也不到百里,两地汉军要驰援并不难。
  
  可现在不同了。
  
  夏侯尚已经能够肯定,关中的援军抵达了丹水城外。
  
  丹水城的汉军若动,关中的援军也能紧追而来。
  
  这是机会!
  
  徐晃则有不同的想法:“刘封虽然分兵丹水,但有坞堡城垣在,以少量兵力也能守住坞堡。关中援军远来疲敝,如今又被挡在丹水外,未必能有余力。
  
  更何况,我们并不能确定刘封是在坞堡还是在丹水。倘若刘封在丹水,你我若是分兵,或会中了刘封的分兵之计。不如由我集中城内精卒去增援,以免被刘封各个击破。”
  
  夏侯尚想的是如何拿下坞堡擒杀刘封。
  
  徐晃想的是如何避免不中刘封的诡计。
  
  两人的出发点不同,所思所虑也就有了偏差。
  
  徐晃那句不确定刘封是在坞堡还是在丹水,让夏侯尚陷入了沉思。
  
  坞堡虽然打的是刘封的大旗,但刘封未必就一定在坞堡。
  
  想到刘封善于出其不意,夏侯尚不由打了个寒颤:“徐将军言之有理,刘封一贯狡猾,是我疏忽了。”
  
  当即。
  
  夏侯尚挑选了精卒五千人,令徐晃率众增援。
  
  几乎是同一时间。
  
  丹水城的刘封在得知战事后,也率众出城增援。
  
  混战中看到刘封。
  
  徐晃挥斧杀近,大呼而笑:“刘封,你果然在丹水!如今关中援军已至,我军数倍于你,你又如何能挡?何不早降,以免兵败受辱!”
  
  见意图被识破,刘封也不恼怒,挥枪回应:“徐公明,关君侯称你为大兄,孤称关君侯为二叔,如此而论,你也是孤的长辈。
  
  如今曹操已死,你的故主恩情也还了;曹丕篡汉,坏你故主曹操汉室忠臣之名,你岂能助纣为虐啊?
  
  只要你肯砍了杨秋,反了曹丕,孤保你为大汉的骠骑将军!”
  
  徐晃冷笑:“刘封,此等离间手段,就不要用了。我既来救杨秋,又怎会杀杨秋,如今你已腹背受敌,若能擒了你,我照样能当大魏的骠骑将军!”
  
  刘封放声大笑:“孤在荆州时,内无良将,外无援军,也能以数千新兵周旋于孙权数万兵马之间,如今孤麾下精卒万人,良将数十,纵是四面皆敌,又有何惧!
  
  今日看君侯面,孤不与你厮杀,暂且留下杨秋的首级,来日孤必亲往南乡来取。”
  
  顿了顿。
  
  刘封的语气又多了几分戏谑:“你方才说孤腹背受敌,可孤的父皇尚有数万大军在襄阳,倘若襄阳的兵马北上,你徐公明又何尝不是腹背受敌?”
  
  听着刘封的大笑声,徐晃的脸色也变得极为凝重。
  
  刘封只是偏军,却能牵制数万大军在南乡不能动弹,看似刘封腹背受敌,实则徐晃同样是腹背受敌。
  
  “右将军,为何不追?”
  
  脱困后的杨秋,疲惫又狼狈,见徐晃竟然看着刘封从容离去,不由蹙眉。
  
  徐晃扫了一眼杨秋,面有不愉:“刘封军阵不乱,如何能追?你既是奉命而来,可随我返回南乡城,我得先知晓丹水城外,如今是个什么状况。”
  
  杨秋语塞,将剩下的话都咽回了肚子。
  
  郭淮是世家子弟,杨秋打心底儿不服郭淮没什么战绩就跻身于军中核心。
  
  徐晃出身底层,战绩是实打实的,也是从底层一步步杀出来的。
  
  杨秋可以在郭淮面前张狂,不敢在徐晃面前张狂。
  
  而在另一边。
  
  王平则是羞惭的向刘封请罪:“是末将无能,不仅未能击败杨秋,反还让殿下来救。”
  
  刘封没有责怪王平。
  
  主责归自己,小责归属下,是刘封常见的御下风格。
  
  刘封温润的声音在王平耳边响起:“飞军成立的时间不久,也没打过硬仗,同等兵力下你还能压着成名已久的杨秋打,不可妄自菲薄。
  
  不要为了个杨秋而坏了你的将心,下次再见,取他首级即可!将你的眼光放高一点,你今后的对手不是杨秋,而是张郃!
  
  孤的‘二平’将军,都是要替孤独当一面镇守一方的!”
  
  刘封对王平有信心。
  
  不论是五部飞军还是王平,目前都还在新手期阶段。
  
  等王平和五部飞军成长起来,那是可以硬抗张郃而不败的。
  
  杨秋?
  
  区区一踏脚石罢了!
  
  刘封安抚之言和期望之语,让王平心神大定。
  
  看着仪态非凡的刘封,王平内心也暗暗发誓:今后需加倍努力,方不负殿下的期待!我今后的对手不是杨秋,而是张郃!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