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来自海军的反馈 (第1/2页)
“美国人自己都不知道……”
这个说法让郑良群突然有些兴奋——
并不仅仅是那种简单的、有机会超过对手的兴奋,而是还夹杂着一些……对个人窥探欲的满足。
“那……大概什么时候能出结果?”
虽然理智告诉他,这种一眼看上去就相当复杂的事情应该需要耗费一段时间,但理智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起作用。
尤其两个人之间还有如此特殊的关系。
总之就是很急。
恨不得马上就能看看美国人的底牌(裤)。
常浩南这会儿刚好布置完工作,瞧了一眼满脸热切的郑良群,回答道:
“这主要取决于美国人的研究水平……”
一边说着,一边又检查了一遍桌面上的交接文件,然后签字:
“要是设计本身符合高超音速条件下的气动原理,飞行试验失败是由于生产质量不达标或者其他什么问题所导致,那么只需要十几轮甚至更少的测试轮次就能结束。”
“而如果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的设计层面就有毛病的话……就不太好说了,需要先从复杂加热管流的理论展开计算,验证质量添加、热量添加和壁面摩擦对气流的作用,再对每个异常点都进行测试,验证它们各自在飞行状态下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运气好的话,没准一上来就能找到关键问题,运气不好也可能几个月都没办法确定结果……”
实际上,这番话说的已经相当凡尔赛了。
毕竟,就算是掌握了几乎全部一手测试信息的美国人自己,也只是说会设置两个单独的故障树分析团队,争取在2007年底之前给出调查结论。
也就是大约八个月的时间窗口。
而到了常浩南这里,却是在“运气不好”的情况下,才需要几个月时间。
不过,郑良群显然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考虑周全,只是露出似懂非懂的眼神:
“就凭刚才那么一小块碎片,就能分析出这么多东西?”
显然,他把刚才常浩南例举出的那几个变量当成了不同的内容。
“呃……”
后者无奈扶额:
“实际上这些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中间过程需要分别进行验证……总之,碰巧最近一段时间风洞的使用频率不太高,我尽快就是了。”
说完之后,他又看了一眼窗外如同巨龙般蜿蜒着的风洞群:
“而且说实话,虽然这个用核潜艇监视飞行数据的想法是我提出来的,但能直接捞到一部分残骸,还是这么关键的部分……确实是太巧合了,我们根本没来得及做什么准备。”
说起这件事,郑良群瞬间就重新来了精神:
“嗐……不光是你,海军那边,包括上级首长其实也没想到。”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止不语,然后左右打量了一下。
很明显,后面的内容即便是在这机密程度已经很高的怀柔科学城,也不能被太多人给听到。
常浩南当即会意,带着郑良群一道前往了自己在科学城这边的办公室。
高温气体动力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如今对于jf14风洞的应用已经接近炉火纯青,除非是特别重要或者此前从未进行过的测试科目,否则已经完全可以委托给姜宗霖等人负责执行。
况且,常浩南也确实有点好奇,舰队出航的这将近一个月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听海军方面的同志说,他们无意中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潜舰配合……”
关门落座之后,郑良群才重新开口道:
“在探测到x51a解体之后,美国人的两艘驱逐舰和一架飞机马上转向赶往事发海域,尤其那架飞机还是和p3c一个平台,搞得编队指挥员还以为是潜艇被发现了,分出171号去拼命拖延,同时长征9号用将近20节的高航速连续在水下航行几个小时,额外争取到很长一段窗口期……”
其实现场的情况并没有非常惊险,171椰城舰在离开舰队之后,很快就从对方飞机的飞行动作上判断出了那并非一架反潜巡逻机,而受限于飞机的航程,长征9号实际有着极为充沛的时间来完成搜索和打捞。
只不过现在又不是写任务报告,作为讲述人,郑良群难免要把情节描绘的精彩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