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集《妙法莲华经》 (第2/2页)
以下是兼带的功德。或与珍贵的衣服,这个“衣服”就是惭愧、忍辱的善法。你在修习四谛、十二因缘的时候,你的内心也会比较调柔,具有惭愧、忍辱等等善法。“严身之具”,有一些璎珞项珠,就是一些助道的功德。比方说,你不但修四谛十二因缘,你也偶尔布施。布施有福报,持戒有尊贵,忍辱有庄严,所以还有一些其他的个人的这些庄严的璎珞项链严身之具。或者种种的珍宝,比方说“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七宝,这个是指三十七道品。或者赏赐“象、马、车乘”,这个是三乘的智慧,就是空性的智慧。或者赏赐“奴婢、人民”,“奴婢”就是神通,“人民”就是人天福报。
总而言之,当我们修学三乘法的时候,佛陀赏赐了人天的安乐、出世的解脱。但是有一个东西是不能赏赐的,就是转轮圣王这个发髻当中的一个明珠。我们解释一下。转轮圣王有七宝,对不对?而最珍贵的就是这个摩尼宝珠,它是挂在他的头发上。这个摩尼宝珠有两种功德:第一个,放大光明,破除黑暗。这个转轮圣王在他所治理的国土,他只要一出去,他那个光明,就没有什么黑夜、白天的差别了,所有的黑暗一遇到这个摩尼宝珠,就消除掉,就跟白天一样。所以转轮圣王所到之处都是白天,就是因为这个摩尼宝珠的光明。第二个,这个光明消除灾难,身心如意。比方说转轮圣王他的某一个小国发生了疾病,或者饥馑,就是饥荒,或者有战争,就小三灾,转轮圣王只要到那个地方去,他的摩尼宝珠一照,这三种灾难就消灭了。所以,转轮圣王的明珠在七宝当中可以说是一个指标性的宝物,指标性的,就像国王的宝杖一样。明珠在,转轮圣王在。这是他王位的一个指标,所以他不能够随便把这个摩尼宝珠去赐给这些有功的战士。为什么呢?因为转轮圣王就这么一颗宝珠,如果随便赏给其他的军队,“诸王眷属,必大惊怪”,因为它是一个国王的指标。
这段经文有三段,有三个重点:第一个,转轮圣王的出世,那表示佛陀的出世。第二个,他出世以后第一件事情,出兵讨伐盗贼,因为他要统领四天下。第三个,功成赏赐财物。
这个赏赐就有一般性的赏赐跟特殊性的赏赐。一般性就是赏你一个田宅、聚落,这个城市就送给你了,这个珍宝就送给你了。但这个时候对转轮圣王来说其实是没什么差别,因为他财物太多了。这种一般性的赏赐就是田宅、聚落、城邑等等,但是他头顶上的摩尼宝珠是不能赏赐的,这叫特殊的赏赐。
这比喻什么呢?
学佛的人很多,因为佛教多元化,有这个五乘嘛,“我家廣大,种种皆有”,你进入佛门,你绝对不会白费的。一般人进入佛门以后,有人一辈子就修布施,他什么事都不做,就是做义工。他深信布施这个法是甚深微妙,哪里有事他就去做义工,所以他得到转轮圣王的赏赐,叫做福报。他也是有功劳,对不对?他今天修布施,也是佛法,所以佛陀就赏他一个福报,可能让他受用三生、五百世等等。有些人一辈子他什么事都不干,就持戒,尊贵身,特别尊贵。有些人修忍辱,他就特别庄严。所以,我们一般人学佛,在佛陀当中得到的赏赐叫做片段的功德,佛陀不会把摩尼宝珠给你的。这是一般性的赏赐,就是你得到了富贵,他得到了庄严,他得到了尊贵……等等。这就是我们说的一般性的赏赐,总之你有修行你就能够有赏赐。这是第一个,譬喻。
丑二、合法
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王于三界,而诸魔王不肯顺伏。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其有功者,心亦欢喜,于四众中,为说诸经,令其心悦,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又复赐与涅槃之城,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这以下合法。“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如来的出世,正如转轮圣王的出世,他们两个都有共同的使命。转轮圣王是要统领四天下,佛陀的出世是解决众生痛苦的问题。佛陀的出世是有备而来的,他不是随便出世的。他是怎么样?“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王于三界。”佛陀是具足圆满的禅定(指的是福德庄严)、智慧(是智慧庄严),成就法身净土而统摄三界。
那么,在统摄三界的过程当中,有些人服从,有些人不服从。谁不服从呢?魔王不肯顺从。这个魔王指的是我们内心的烦恼魔。所以如来就派遣三乘的弟子跟这个烦恼作战,就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等。“其有功者”,这些修习有功的,果然把烦恼调伏以后,佛陀就欢喜了,就在诸经当中,赏赐功德,使令内心能够欢喜安稳。
佛陀一开始对我们凡夫赏赐什么呢?赏赐禅定、解脱、无漏的这个五根、五力,就三十七道品,种种的功德法财。进一步呢,再进一步有成就的,初果以上的,就赏赐他涅槃之城。就说,好!你们终于了生死了,有一个涅槃寂静可以休息了。佛陀以这种种的赏赐,他的目的是干什么呢?“引导其心,令皆欢喜。”但是佛陀不会赏赐《法华经》的一佛乘的功德,不能赏赐的,这不能随便赏赐的。这对我们凡夫来说,当然,佛陀不赏赐是跟我们有关系的,因为我们大乘善根不成熟。
佛陀说法是这样子,佛陀有两种说法方式,一个叫随情说,一个叫随智说。智者大师说,一般的情况,佛陀看到你,像你今天遇到佛陀,佛陀发现你大乘善根不够,你喜欢追求,就是蕅益大师说的,我们一般人追求近小之果。我们一般人修行就跟海豚一样,海豚做了一个美好的表演,它马上要主人赏赐它一条鱼,一个食物。我们也是这样子,我们追求近小之果,不求久远之大道,就是没有几个人有远大志向的。说,欸,我要开显自性的功德,没几个!我们在修学佛法,我们要怎么样?马上看到结果,就是这样子,最好是今生就看到。我今生布施,欸,我怎么现在还那么贫穷?哪怕今生看不到,起码来生看到。
那么佛陀怎么办呢?佛陀也没办法,看到你这样子急功好利,追求小果,佛陀怎么样?只能够随情说,随着你的感情,先满足你的需要吧。也就是我们在三界火宅当中,很多人就是——不要跟我讲什么真如本性,我赶快离开三界要紧。佛陀说,好,那没关系,你修四谛十二因缘,你把你的内心完全放弃,完全投入到四谛法,我保证你得到涅槃。就是放弃心性,追求涅槃。但你不能怪佛陀不给你最好的东西,因为你就这种根性。你就这种根性而已,佛陀怎么样?“引导其心,令皆欢喜。”因为你就这种根性,后面会说,你听了以后可能还毁谤,所以佛陀只能怎么样?“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只有一种情况佛陀随智说,佛陀用他的智慧讲出真实的功德出来,就是你善根准备好了,才会随智说。所以佛陀所有的赏赐,他是最后才赏赐《法华经》的,是这一个情况。
子二、与珠喻 分二:丑一、立喻;丑二、合法
我们看子二的“与珠喻”。
前面是没有赏赐摩尼宝珠,这以下是讲什么情况才赏赐摩尼宝珠。
丑一、立喻
先看譬喻。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 人,而今与之。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这个转轮圣王在统理三乘的弟子去打仗的时候,有一种人,“有大功者”,他是精进勇猛成就大功劳,就是这个成败关键是他决定的。这个时候转轮圣王心生欢喜,才把这个难信的摩尼宝珠(它长久跟随这个转轮圣王的),这个转轮圣王把这个宝珠拿下来,才送给他。
所以这就说明了,那么多人学佛,为什么很多人,你看他学习一下就突飞猛进?因为他得到摩尼宝珠。诸位!你还是在穷子打工。你看有些人,你看他学佛,十年过去,二十年、三十年过去了,你看他没什么改变,没什么改变!他生命当中,他的本质都没改变,他就是在无量的妄想当中多了一点资粮力,多了一点布施的资粮、持戒的资粮,他这个颠倒妄想的本质都没改变,因为他没得到摩尼宝珠。就是,同样地进入佛法的法性大海,的确每一个人得到的赏赐不一样,但是这跟佛陀没有关系。为什么?因为你的根机就如此。你追求的是一个糖果,你追求的是一种近小之果,佛陀只能够随顺你的心意,令你欢喜。只能这样。但是有一种人他善根强,那佛陀——这个转轮圣王给他摩尼宝珠。
丑二、合法
我们看合法。这地方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如来亦复如是,于三界中,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众生,见贤圣军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 战,有大功勋,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
这个是佛教界里面的特殊人物,就是得到大赏赐的。同样学佛,但他收获最大。我们看他是怎么回事。
“如来亦复如是。”佛陀在三界中成就大法王以后,对于这种特殊根机的人,佛陀先用三乘的权法来教导他,干什么呢?跟五阴魔、烦恼魔、死魔作战。首先我们修行面对的是我们的五蕴的果报,色、受、想、行、识,因为它躁动不安。你坐在那个地方,你坐个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你就开始躁动了。为什么?因为你的心在动,色、受、想。所以佛陀要我们持戒修定,就安稳你的五蕴,先把你的这种躁动的状态安稳下来。所以凡夫很难修行,不像圣人。圣人他一坐下去,你看他坐下去六十小劫不动,所以他的进步能够快,他那个帆,一帆风顺。我们凡夫的船就是离这个陆地太近了,因为地心引力,就进步很慢。就是我们这个果报体,这个五蕴,躁动不安。佛陀先安稳你的五蕴。第二个,开始用智慧破烦恼。最后了生脱死。
这种有大善根的人,佛陀不但跟他讲三乘的权法,消除三毒,出离三界,更重要怎么样?破除魔网。这关键了!这个魔网就是我法二执,特别是法执。
有一种人是得不到摩尼宝珠赏赐的,就是这个法执特别重。我们看《金刚经》对法执怎么说?它说有一种人,他到达彼岸了,但他修佛法的法门,这个船,他不愿意舍弃,他就背着船在陆地上走。这个就是怎么样呢?他不知道说用如梦如幻的法门消灭如梦如幻的烦恼,重点是安住一念心性,他没有这种概念的。他认为说,我烦恼很重,这个法是真实的,我把我的身心世界完全放弃,我一昧地投靠法上。然后呢,然后我就坚固地住在这个法。这种人得不到《法华经》的赏赐了,不可能了,因为你遇到《法华经》你会毁谤的。你跟他讲说一切法唯心所现,他不相信的。这个涅槃是唯心所现?他说,这涅槃对我来说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我做梦都梦到涅槃,你却告诉我涅槃如梦如幻!他会毁谤的。所以,只有这种大根机的人,在调伏烦恼成就涅槃以后,还能够勇敢地走出涅槃趋向真如,这种就是破魔军网。他不但是调伏烦恼,他还消灭法执,这个时候佛陀给他大赏赐。
尔时,如来亦大欢喜。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间多怨难信,先所未说,而今说之。
对于这种能够利用法门、解决生死以后又不执著法门的人,佛陀内心是生大欢喜:我终于可以把这个《法华经》的摩尼宝珠赏赐给这个人了,因为他能够使令众生成就一切智,中道的智慧。但是这个法门有一个问题,“一切世间多怨难信”。因为“众生没在苦”,越痛苦的人就越想抓住一个东西来作依靠。所以很多人可能会难信甚至于毁谤,所以佛陀不随便地宣说。只有在你的法执消灭了,大乘善根成熟了,佛陀才会把《法华经》的功德赏赐给你。
我们看第三段的“结示劝修”。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 ,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这一段作一个总结。“文殊师利!”佛陀告诉他,这个《法华经》的一佛乘法门,是诸如来究竟圆满之说,在整个佛陀的一代时教当中是最为深妙,也最为殊胜,所以佛陀才会在最后的临灭度之前把这个法门宣说出来。就好像转轮圣王,他长久以来保护他头顶上的摩尼宝珠,只有最后真正有大功劳的,才把摩尼宝珠赏赐给有功之人。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佛如来秘密之藏”。这个秘密之藏就是说,《法华经》的深妙就是你不容易理解。你说这个真如本性,说你这妄想当中有真如本性,说“即妄是真”,说你这个流浪的乞丐其实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所以你这个人有两种身份,你也可能是生死凡夫,你也可能具足无量的性功德,你同时具足这两种身份。当你迷惑的时候,当你向外攀缘的时候,你就是一个标准的生死凡夫;当你把《法华经》读一读,哦,开始回光返照的时候,欸,你变成了大富长者的儿子。这件事情很难相信,就是你同时两个身份。所以你说,欸,那我到底是什么?你说你业障深重也对,你说你具足无量的性功德也对。“一念迷,生死浩然”,你要向外攀缘,你就是生死凡夫,业障深重,说的就是你。你要回光返照,欸,你就是佛陀的真实的儿子,你就住在佛家,跟佛陀共享无量的功德。
所以这个《法华经》是不思议境,这个是佛陀法门里面最深妙的,最难讲清楚的。这不像布施,布施成就福报,这谁去修都是这个道理。但是《法华经》就是,“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这个地方是不可思议,在整个经典当中是最殊胜的。所以佛陀“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到了临终之前,众生大乘善根成熟了,才正式地开演。
我们先休息十分钟,把这段的转轮圣王的譬喻再作一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