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5章新天地 (第2/2页)
从五溪水,逃到五溪山。
吕蒙进山杀了抓了一阵,但终究不敢过于深入山中,在五溪上耀武扬威了一番,然后才撤退了……
战事算是告一段落,伤亡惨重自然不必多言。
对于最后阶段其他部落的背叛,沙摩柯的直辖部落里面的人,当然气得要死,要找其他的部落算账,但是沙摩柯拦下了他们……
讲理,讲不通的。
那么拿刀子讲理,又要死人。
而且他的直属部落,也不是无限人口。
思前想后,沙摩柯最后想清楚了。
其他的部落并不是不知道对错……
之前其他的部落那么的顺从,并不是因为他们就真的愿意归属到自己的麾下,而仅仅是因为之前跟着沙摩柯可以获得好处而已。
这些家伙平日里面生活在大山之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统属概念。
现在受到损失,山寨的部落头领为了甩锅,就将责任推给了沙摩柯,这样一来,他们在自己部落里面,就成为了受害者……
沙摩柯明白了,但是也晚了。
若是没有经过去川蜀的一趟,沙摩柯或许会对于出现这样的情景很不理解,但是现在他能够明白这些家伙为什么失败,也知道了为什么当时离开川蜀的时候,诸葛亮似笑非笑的告诉他,如果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可以再回来问他。
沙摩柯思前想后,在安顿好了自己部落之后,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和手下商量他准备再去一趟汉人的领地!
而且这一次他不仅是要去川蜀,还准备要去长安!
他要去学习!
现在的五溪蛮制度,已经不适合了,可是要搭建起新的五溪蛮的结构,沙摩柯又不懂,所以他只能去学习!
江东不是那么好打的,或许他们可以打下一两个县城,但是随着地盘的扩大,他们就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沙摩柯他们的薄弱环节。
如果说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算是沙摩柯再次联合其他的部落,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变化,而想要联合各个部落,共同进退,就必须要有长远的规划,共同的目标,需要一个全新的制度。
这些东西,山越南蛮根本就没有。
江东军的兵器比山越的好,人员组织效率比山越要高,而山越仅仅依靠对于山地的熟悉,就只能在山地里面作战,一旦迈出了山地,优势就转变成为了劣势,失败就成为了必然。
沙摩柯说服了他直属部落里面的其他人,毕竟他之前已经去过川蜀一趟了,也确实得到了一些的成长,现在沙摩柯想要走第二趟,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只不过和上一次孤零零几个人不同,这一次沙摩柯带了几十人的队伍……
沙摩柯的想法很简单,他一个人学,就只是一个人的分量,如果说有几十人,那么即便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学到新的知识,但有个几十人,也会比他一个人要学得更多吧?
于是沙摩柯就带着这些人,翻山越岭,沿着他们之前走的道路,往秭归方向而去。
走向他们的新的世界。
……
……
整个天下,似乎都因为斐潜所引起的事情所搅动的时候,在潼关的斐潜,却像是风暴的中心,在平静当中察觉着四方的动静。
任何事情,看着像是突然,实际上都有其蛛丝马迹……
长安之中,因为骠骑军开始准备反攻,就开始有人冒头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已经算是比较和谐的说法了,类似的还有『兄弟相争何须如此』,比较恶心一些的,则是将天子诏令又摆了出来,表示斐潜进攻山东,便是『僭越无礼逆上叛乱』……
这些消息,第一时间就由有闻司传递到了潼关,庞统得知了便是勃然大怒,差点当场就要上马回关中,绞杀这些长舌头的粪蛆。
斐潜却将庞统拦住。
在大汉当下,追查谣言的由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是要发动百姓,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时也要很长时间。
『主公,莫非就任此等蛆虫嚼舌不成?』
庞统还是有些愤怒。
这很好理解。
之前曹军攻关中的时候,这些家伙一个个都静静不吭声,现在眼看着骠骑占据上风了,这些家伙就开始说什么宽恕,什么兄弟了。
这么明显的拉偏架,简直就是在侮辱人的智商。
相对来说,斐潜就要淡定得多。
这不仅仅是因为斐潜的心态好,更重要的是这种事情在后世实在是太常见了……
『这计策其实不错……』斐潜笑笑,『哈哈,士元,你心急了……』
庞统一愣,旋即坐了下来,脸色发沉,片刻之后便是呼出一口气,『主公说得是……某失之计较了……此策颇为歹毒……若不是主公提点,某亦不得察……』
斐潜笑道:『某知汝之所急也……何必如此?天下之大,山东之处虽说确属膏脂,然即为豪杰,当得大道真谛。吾屡言之,以此征伐或可,若欲治国,其术弗逮矣。昔日某有言,大汉之治,当有「情、理、法」三者也,莫非士元忘了?』
庞统色变,捏着下巴想了又想,然后颓然叹息了一声,朝着斐潜拜了拜,『哎!某确实是心思偏颇了……眼见如今大功将成,心神多有难矜……』
斐潜仰观苍穹,默然有顷,缓缓说道,『某已深思,如今当治山东,当以理字为先。』
庞统阖目思索良久,忽然叹息一声,『若如此,恐不容也。』
『治国之要,首在得人。』斐潜缓缓的说道,『如今有悍勇之卒,足可备兵戎事,然难于治民政……』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算是斐潜有通天之能,也不能彻底解决。
斐潜手下确实有不少大将,可以独当一面。
但是也就一面。
斐潜自己就深有感触。
如果没有庞统的协助,过滤,以及处理,那么关中这一段时间积累的行文,不仅是会将他桌案铺满,也会严重的拖累斐潜对于其他事情的安排,尤其是对于整体战略的思考。
所以即便是那些可以独当一面的将领,也需要有相关协助的人员。
中层的军校当然也可以用,就像是在关中陇右,也有很多退伍的军人在充当基层的官吏,但是同样也是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毕竟这些军人,在沙场上直来直往习惯了,回到了地方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足够的耐心处理鸡毛蒜皮的事项,有时候直来直去不是杀这个就是砍那个,刑罚上就容易出现问题。
比如在军中,偷盗初犯是二十军棍,也有打四十军棍的,再犯斩首。
不论物品大小,价值高低。
因为在军中,需要的战友之间协调作战,默契配合,要是身边出个偷鸡摸狗的小偷……
所以军中大多数的责罚都很重。
这些退伍的军人,回到地方上的时候,有时候就会忘记了地方和军队的区别,一下子就将那些犯事的人搞死了……
要说具体法规?
在关中三辅,比较靠近政治中心的区域,确实各种法律法规都会比较全面一些,而在陇右那种地方,走个一天两天都未必见到什么村庄,一些百姓一辈子都见不到外人,所谓法律法规就几乎是个空话。巡检到的时候,武力执行之下就是法规,巡检没来,就什么法规都没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很容易使得某些巡检开始走向人情化……
所以斐潜说用兵卒『难堪治平』民政,确实是如此。
可是,这又何当下的议论有什么关联?
庞统皱着眉,眼珠转动,他隐隐约约的明白了斐潜的意思,而且庞统甚至心中还多了一种异常的熟悉感……
这感觉么……
庞统吸了口气,看着斐潜,『主公,这……该不会又是个坑吧?』
庞统忽然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毕竟在关中能悄然之间掀起些波澜的,现如今似乎也不多了……
斐潜笑了笑,『怎么能说坑呢?这是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