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7章 盖兰速度 (第1/2页)
在完成内部轮廓后,两侧的建造矩阵切换成六边形蜂巢模式,每个格点都亮起翠绿的校验光束,伊利扬看到战舰尾部的引擎舱段正在自主增殖,金属如同有生命的藤蔓,沿着预设的拓扑结构蜿蜒生长,而各种复杂的设备,甚至是以毫米计算的电路也在整个过程中自主形成。
而每当一个功能区段完成时,覆盖的装甲带也会随之开始成形,那些在精准控制下成形的液体合金在急速冷却的过程中泛起涟漪,将照射过来的伽马射线扭曲成诡谲的光轮。
如果不是舰船外形,伊利扬一定会认为这是某种异形正在制造它们的舰船,因为他的认知中,舰船就该是像搭积木或者盖房子那样,把一块块材料一点点的堆积到主体结构上,应该到处都能看到闪耀的焊接火光,或者巨大的冲压碰撞。
当悬浮车离开时,伊利扬转过身。
“都是帝国的战舰吗?”
一路看下来,伊利扬发现大部分战舰都是小型的,只有一部分大概是巡洋舰的规格,看轮廓应该是月级。
“目前在建的是28艘蝮蛇级导弹驱逐舰和72艘游击兵炮艇,还有16艘改进型的月级巡洋舰。”
“为什么不建造更大的舰船呢?”
“盖兰的船坞还不完善,现在只是一小部分区域可以使用,而当下俄尔普斯海军舰队最需要的是优先构建游击兵炮艇防卫网络和维持各星系的护航巡逻编队,另外俄尔普斯海战中小型舰船损失太多,因而优先制造它们。”
“也就是说,将来这里也可以制造战列舰?”
“这个,就需要看情况了,盖兰实际上有着更重要的任务,比如制造运输船,现在俄尔普斯很缺运输船,包括收复失地也需要大量的运输船,它的产能始终是有限的。”
伊利扬凝视着那些繁忙的制造区,喃喃自语道:
“它要多久能够制造一艘舰船,比如月级?”
“好像是10个标准泰拉月上一批生产的战舰已经投入试航了,游击兵炮艇的话会更快,大概是47个标准泰拉日,当然要更快一点也可以,但没什么必要,这会挤占其他舰船的时间,像是现在主要建造的其实是能同时搭载10万人和500万吨货物,具备亚空间航行能力的小型通用货船,它们的制造周期是32个标准泰拉日一艘,现在已经建造了370艘,还有65艘在建,最终目标是3000艘。”
其实盖兰给索什扬提供的方案是更大更快的运输船,但还是那个问题,好用和能用不是一回事,尤其是运输船这种需要大量人员来往的船只,必须符合帝国船员和船长的操作习惯,否则索什扬去哪找船员呢?总不能全是自动驾驶,那可不得把乘客们都吓死.
伊利扬猛的转过头,不可思议的看着索什扬,当他收回视线时,用略微颤抖的声音低语道:
“这个宝藏会令所有人发狂的,索什扬战团长,你就那么信任我吗?”
“当然,而且盖兰也不会永远这么保密的,可能有一天它终究曝光出来。”
长出一口气,伊利扬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问道:
“为什么它能建造得那么快?这样舰船的质量有保证吗?”
“这你要问我别的,我还能说一些,那要说技术.让你见笑了,我不是很擅长这方面,大致的原理好像是直接把舰船的模型结构在现实里‘复制’出来,让纳米机器人携带编码指令,执行DNA式自组织建造过程,再通过什么原子激光捕获技术直接排列原子,结合磁场中的超流体金属保持强度.我描述可能有点不知所谓,你大概明白它不是先制造配件再组装,而是所有设备,武器,甚至装饰都是在建造过程中同步制造的就行了,所以它效率就非常的快,当然这也依赖于盖兰那超强的计算能力和各种先进的设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