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八仙小说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347章 声援边疆

第347章 声援边疆

  第347章 声援边疆 (第1/2页)
  
  “大同总兵周彦章来了奏疏,奏请率领大明骑兵北出长城,你们应当都知道了吧?”
  
  皇帝今日召集军机处一同议政。
  
  大演武之后,圣旨又免朝一日,一些文官或有想法,但下午皇帝便召集官员入宫,便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回皇上的话,奏疏是昨日晚间送进来,今日我们中大部分已知晓。”回答这话的是杨廷和。
  
  “恩。朕读史的时候常想,若是当年岳武穆收到的不是十二道召回金书,而是军饷、粮食、士兵、武器,那么赵宋王朝会不会不如如此孱弱?”
  
  军机处的官员管钱的户部、管兵的兵部,以及杨廷和一同聆听皇帝圣训。
  
  “朕也知道,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赵氏一族从一开始就是患上了担心武将坐大的毛病。可后人观之,无论怎样也会觉得岳武穆实在可惜。本朝太祖皇帝上承天意、下顺民心。朕以为民心就是希望咱们汉人打胜仗,所以宋太祖担心的事,朕不担心;宋高宗害怕岳武穆,朕不怕,不仅不怕还盼着大明能有一个岳武穆!便是这样真的养出一个安禄山,要替换了我朱家皇帝,那至少中原也还是汉人坐天下。总比当元室之下的‘四等南人’要好吧?”
  
  元朝朝廷将全国分为四等人,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就是南人。
  
  皇帝这番话立意很高。
  
  杨廷和忍不住赞颂,“陛下宽宏之量,臣闻之心震。不过,臣相信,周彦彰会是岳武穆,绝不会是安禄山!”
  
  韩文和王炳也是应声附和。
  
  在明朝如今的环境下,再想有安禄山那样的手握大权的节度使是难了。大明有京营,还有杨一清的兵马,根本不必担心所谓一个总兵做大。
  
  朱厚照琢磨了一会儿,说道:“周彦章率领两万兵马深入大漠,为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和天下百姓,现如今有人在前线出生入死,咱们这些后方的人可不能‘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啊。因而,朕以为尽管咱们不能够直接帮到他们什么,但……也不能每日莺歌燕舞,弄出个‘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局面。说到底,这场仗与天下人都有关系!”
  
  军机处的三位官员都有些惊异,帝王同情前线将士之心,到这种程度的,一直以来也很少。
  
  “陛下的意思……”
  
  “从明天起,军机处首先在《明报》上发表由你们三人署名的文章,向全国官员昭告,军机处全力支持周彦章的剿套行动。随后内阁、兵部、户部……及至朝廷的各衙门都要跟上。如此,就是要告诉天下官员,大明对外作战,任何人不能够从中掣肘,朕不管是什么人动什么政治心思,想挑起什么政治风浪,只要想利用战争……朕就不会答应!”
  
  这样的话……韩、王、杨三人想了一下,虽然有些异类,但是皇帝要求军机处支持朝廷将领,倒也是应有之义。
  
  “陛下,此文就由臣来执笔吧。”杨廷和自告奋勇。
  
  “准奏!”
  
  其实朱厚照越来越多的在任用一些‘亲信’担任地方要员,他们哪怕没有皇帝的明确授意,但如果京里这么多衙门发表这样的文章,
  
  有些巡抚或布政使也要代表当地官府声援此次军事行动。
  
  如果不声援……
  
  朱厚照是要处理人的。
  
  这个心思是在他心中埋下的,他是要看看。
  
  因为很多官员有一种‘反正是他在打,又不是我在打’的那种旁观者心态。细想其实很奇怪,怎么会你的国家在打仗,你却丝毫不关心?
  
  而对于周彦章来说,他这个边关大将能拿到的政治支持在历史上肯定也是排得上号的了。
  
  马荣离开后的第五日,
  
  周尚文率领众将领按照计划踏出大同城门。
  
  近两万人的兵马从高空俯瞰像是蚂蚁一样涌出巢穴,北风吹得猎猎作响的大明王旗竖在天地之间,指引着列队前进。
  
  其实行军大漠,最可怕的还是物资供应问题。
  
  漠南漠北除了草原,其实更多的还有戈壁。戈壁上的原野一眼望不到头,所以为了解决物资问题,出征的军队往往要利用近千辆马车来保障食物。
  
  并且为了便于保存,通常会带很多不易变质的腌制食品。
  
  好一点的能带些咸肉,不好的就是咸菜,反正一天三顿,顿顿就是一口干粮配咸菜。
  
  虽说草原上会碰到一些牛羊,但不会有成群的,最多打几只黄羊,用来给官员们打打牙祭,士兵是没那福气的。
  
  而成群的牛羊,那都是战利品,如果要吃这些,就说明境况已经很差了,有一种反正也不能活着回去,吃上一口好的,然后拼命的感觉。
  
  此外,还有一大问题就是水源。
  
  蒙古高原降水不多,有些水还是咸水,虽然沿着水源前进是个办法,但鞑靼人又不傻,你要来找我,我还沿着水源跑?
  
  不说其他朝代,仅是明军历次北征都不得不远离饮水地而追击。
  
  唯一的心安是周尚文已经不是第一回来了。
  
  对于马荣来说也是,
  
  弘治十八年出征后,马荣便意识到,要想在草原戈壁上打得胜仗,就一定要认识路,这比平日里操练再多都重要。
  
  所以这次他才托人给他找向导。
  
  其一,至少在茫茫的原野上认识东南西北,其二要识得马粪、羊粪等蛛丝马迹,这都是会留下重要信息的东西,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记得住一些有泉眼和澹水河的方位。
  
  这种人很难找,毕竟对于汉人来说,不会经常行走于这些地方,只有一些与鞑靼人有贸易往来的商人才有。
  
  “……此物名为黄花菜,记载于《北征录》之中,其花大如同蒿,叶大如指,长数尺,可采食。”
  
  向导是个普通的壮年汉子,他不穿戎装,只有一身麻布披着,脑袋都缩在其中,尽管如此脸上的皮肤也很粗糙,嘴唇也龟裂了两道口子。
  
  马荣还好,没裂口子,但嘴唇上泛着死皮、明显看得出来的有些干。
  
  他蹲下身,也是说是迟那时快直接张口嚼了一下向导所说的花如同蒿的菜,
  
  看得一旁的马胜和三名千户心里一惊,“少将军(二弟)!
  
  ”
  
  “微微甜。应该能吃。”马荣不以为然,站起身笑着说。
  
  另外一边,其实向导已经啃食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