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八仙小说 > 风起明末 > 第三百九十章:蓄势

第三百九十章:蓄势

  第三百九十章:蓄势 (第1/2页)
  
  颍州、毫州两州都隶属凤阳府。
  
  颍州,地处凤阳府以西,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部,全境属平原地形,地势平坦。
  
  就在从凤阳府进往河南归德府的要道之上。
  
  亳州,地处凤阳府西北,西南与颍州毗连。
  
  全境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整个亳州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
  
  从毫州,可以进往河南的开封、汝宁两府。
  
  亳州地处中原腹地。
  
  史书记载。
  
  “虽僻在一方,实南北通衢,中州锁钥”。
  
  两城地理位置重要,只需要守住两城,便可以断绝万民军西进之路。
  
  不过要想守住两城并不容易。
  
  颍州、毫州两州颇富战略价值,但是却称不上城坚池固,也没有地利可靠。
  
  平野对决两军交锋,开阵对敌毫无花哨,是为堂堂正正之战。
  
  这一切,交给其他的将领或许是个问题。
  
  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在陈望的手中,却并不能算做一个问题。
  
  颍州、毫州两州在明初之时都设立了卫所守备。
  
  颍州有颍川卫,毫州则有武平卫。
  
  两卫在陈望派兵入驻之后,两处卫所自然也顺理成章被陈望纳入管辖。
  
  从孙传庭的手中,陈望还得到了一定便宜行事的权限。
  
  因此将颍川卫、武平卫两卫纳入管辖也算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毫州城西。
  
  武平卫的卫城,此时已经成为了汉中军的据点。
  
  往昔间颜色单一的武平卫城,城上多出了各色招展的旌旗。
  
  不仅仅是城墙之上多了颜色,就在卫城的城外,如海一般的旌旗在劲风之中猎猎而动。
  
  一眼望去,尽是军卒驻扎所用的军帐。
  
  仅在毫州一地,便已经汇聚了多达两万的兵马。
  
  武平卫城,卫指挥官厅。
  
  卫指挥所的官厅和千户官厅的建筑布局相仿,都是前衙后宅。
  
  大门、大堂、二堂、三堂皆在卫城的中轴线上,不过规格要更高一些,占地面积也要更大一些。
  
  这处官厅原先自然是武平卫指挥使的常住的地方。
  
  不过在陈望领兵到来之后,武平卫指挥使很识趣的带着家人搬出了官厅,让出了住宅。
  
  午时刚过不久,天气渐渐又冷了下来。
  
  大堂西厅,餐桌之上已经摆好了饭菜。
  
  桌上的菜肴种类颇多,而且基本都是肉食,在这种年月之间足以算得上丰盛。
  
  陈望独自一人坐在餐桌前,慢悠悠的吃着饭。
  
  行军作战,也就只有在驻防的时候,能够有闲暇的时间慢慢的吃饭。
  
  战时吃饭基本就是胡乱对付几口,很多时候甚至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只能吃携带的干粮。
  
  厅外,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陈功的声音从外面已经传来。
  
  “大哥。”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陈望抬起头看向门外,陈功正好走进了厅中。
  
  “都查出来了吗?”
  
  陈望举起筷子,指了指身旁的位置。
  
  “东坡肉!”
  
  陈功眼前一亮,开怀笑道。
  
  “这些天来都没有好好的吃过一回饭,今天终于能够打打牙祭了。”
  
  陈功一边说着,一边解下腰间的刀兵,而后上前坐下,迫不及待的盛了满满一碗米饭。
  
  不过,陈功也并没有忘记回陈望的话。
  
  “底细都已经查出来。”
  
  “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手底下竟然能有这么多的东西。”
  
  陈功一手拿着筷子夹起一块东坡肉,另外一只手则是从怀中摸出一本文册,放在了桌上。
  
  陈望拿起文册,双目微凝,饶是已经见多了富户豪强家的财产,也仍然是有些吃惊。
  
  文册记载的是武平卫卫指挥使名下的财产。
  
  田地竟然有一百七十余顷,房屋店铺一千余间。
  
  “直隶就是直隶,比起陕西强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陈望放下了手中的文册,感叹道。
  
  “对了,说来也是有些讽刺,这武平卫的卫指挥使原本是姓石,不是姓赵。”
  
  陈功一边吃着饭,一边说道。
  
  明时的卫所军职都是世袭,卫指挥使的儿子还是卫指挥使,千户的儿子还是千户,普通军户的儿子还是普通的军户。
  
  所以按理来说,现在的武平卫指挥使仍然姓石。
  
  “赵氏之所以能成为卫指挥使,还是因为把当时武平卫指挥使石玺鱼肉乡里和贪赃的罪证告发到朝廷,才将其取而代之。”
  
  “现在他们的子孙后代,却是又走了同样的老路。”
  
  陈功摇了摇头,说道。
  
  “不过,现在这样的事情太多,朝廷也管不过来。”
  
  陈望拿着筷子,将桌上的文册轻推开来,说道。
  
  “天高皇帝远,朝廷的律法吓不倒人。”
  
  在后世信息时代,都还有村霸乡霸,更何况现在这样交通不便的时代。
  
  “这些都收录进监察所的档案里。”
  
  在这个世代,抢永远都是来的最快的办法。
  
  腐朽落后的事物,就应该扫进历史的垃圾桶中。
  
  收集这些证据,一可以用作之后的秋后算账,二则是可以强令这些官员将校不得不臣服听命。
  
  这些地方的官员将校可以依仗权势对于普通的百姓巧取豪夺,积攒下万贯的家财。
  
  那陈望自然也可以依仗现如今鼎盛的权势,对于他们巧取豪夺。
  
  陈望麾下要养的军队多了去了,单靠基本盘下的收入,自然是不够支用。
  
  像是左良玉那般,只紧着家丁精锐,其余的营兵只发半饷,甚至拖欠,自然是不行。
  
  朝廷发下来的银饷又不够。
  
  在李岩手中获取的那些银两虽多,但是坐吃山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正好那些地方上的卫军军官、乡绅地主、商贾富户都积攒着大量的银钱粮草。
  
  百姓手上能有多少的东西,还是从这些有钱人的手中抢来容易得多。
  
  无非是假托匪盗之名,巧立些名目,罗织些罪名。
  
  就像那些人欺压普通百姓之时用的手段一样。
  
  喔对。
  
  根本就不需要罗织什么罪名,这些乡绅豪强,手底下干净的还真没有几家。
  
  要是真有乐善好施、顾及相邻、帮衬百姓的善户大族,那自然也没有必要举起屠刀。
  
  “开封的社兵到什么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