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八仙小说 > 朕能走到对岸吗 > 第491章 新型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第491章 新型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第491章 新型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第1/2页)
  
  “奉孝说得没错,入仕之路被世家把持,此乃我大汉顽疾之一也。”
  
  “但察举制度沿用已有数百年,想要将其废除,怕是极难啊。”
  
  贾诩摇着头说道。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察举制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因为察举制决定了只有出身士族阶层的人才有资格入仕从政。
  
  这也就导致了“庙堂之上皆贵胄,不见寒门良家子”,能够进入朝堂的永远是那么一批人。
  
  而这个道理他们懂,世家大族们又岂会不懂?因此想废除察举制肯定会碰到极大阻碍。
  
  毕竟这可是他们在朝堂中立足的根本之一!
  
  贾诩所说的话,刘协自然清楚。
  
  其实大汉历代天子与士族之间对于“控制上升之道”的争斗,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过。
  
  在西汉以及东汉开国初期,士族把持晋升之路其实还没有如今那么严重。
  
  但从光武皇帝刘秀立国之后,为了确立继位的正统性,刘秀就开始大力推行谶纬学。
  
  什么叫谶纬学呢?
  
  简单来说就是把儒学转变为宗教,这个宗教里老天爷的地位是最高的,孔子则是为教主。
  
  人间帝王的位置属于谁,由老天爷决定,即“皇权天授”。
  
  老天爷先是把皇权给了高祖刘邦,现在又选定刘秀作为新的帝王,如此一来刘秀继位便合乎正统了。
  
  因此东汉初期学子们除了要学习经典,也要学习谶纬学,甚至谶纬学成为了最重要的选拔考核内容。
  
  但很快士族就找到了谶纬学的漏洞,因为谶纬学的缺点在于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谁说得都有道理。
  
  所以在通过察举制进行选拔时,如果平民百姓和士族子弟说的答案都大差不差,那么作为士族阶层的一员,考核官员就可以说士族子弟说得更对,甚至凭借自己的好恶来决定谁对谁错。
  
  如此一来,这一选拔机制的操作空间就很大了,士族们可以完全控制谁来晋升。
  
  这样下去自然是不行的,天子肯定不能坐视这种情况出现,于是汉章帝在察觉到了这一点后,举行了一次著名的白虎观会议。
  
  这次会议直接规定了标准教材和标准答案。
  
  标准教材即儒家经典,标准答案即三纲六纪,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你回答的内容是标准答案,那么审核官员也不能说你是错的。
  
  即便审核官员有私心,也不能公然偏袒谁。
  
  再加上后来蔡伦发明了纸张,让普通人书写文字的难度大大降低了,于是汉顺帝登基之后就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增添了笔试,让士族更难控制晋升通道。
  
  不过这一改革也没持续多久,就又出现了漏洞。
  
  这个漏洞,即大名鼎鼎的“释经权”。
  
  简单来说就是国家虽然规定了教科书,但如何理解这几本书的内容,怎么给这些书写教辅材料,那就不是天子说了算了。
  
  于是从东汉中期开始,一大批以“释经”起家的士族官员,如马融、郑玄、卢植等大儒,开始迅速出现。
  
  类比后世的话,这些从事释经工作的大儒,就相当于培训机构的教培老师。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儒家经典做注释,然后再来教学生。
  
  士族很快通过这一方法再度控制了考核机制。
  
  原因很简单,虽然大家学的都是标准教科书,考试的时候大家背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无法分出高下。
  
  但等到考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时,那些寒门子弟就完全不行了。
  
  因为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这些,这些“理解”都是士族们自己写的,然后他们再拿出来出考题。
  
  这样一来就只有他们的后人和学生才能答得出来了,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士族彻底把控晋升通道。
  
  “难归难,但总不能不做。”
  
  刘协收敛思绪,随后说道:“朕曾经与奉孝提过一种名为‘科举制’的选拔人才制度。”
  
  “此事奉孝应该与文和你提过了。”
  
  贾诩点头道:“臣听奉孝说过一些,科举制与察举制有相似之处,陛下的想法是重新开科立考。”
  
  “此举倒是与孝灵皇帝的鸿都门学颇似。”
  
  灵帝虽然昏聩,但政治手腕却是极高,属于你可以说他坏,但不能说他菜的那种类型。
  
  鸿都门学就是灵帝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世家把控晋升通道问题,所想出的解决方案。
  
  这一手段可谓极为高明。
  
  首先儒学的标准教科书是动不了的,这是祖宗确定的东西,动了就等于打祖宗的脸,说章帝做错了,这是不行的。
  
  其次释经权也动不了,因为那些释经大儒们在释经的领域有很深造诣,就算是重新写一份释经标准答案,也不可能超过所有大儒、让所有学子信服。
  
  于是他采用了新的办法,即自己开科,制定教材和答案。
  
  灵帝本身就是辞赋大家,他亲自动笔,洋洋洒洒写了多达五十章的、辞赋水平极高的《皇羲篇》。
  
  然后靠着这份《皇羲篇》,灵帝正式创办了鸿都门学,并且开始招生。
  
  招生条件有两个,一是要由灵帝亲自下令征召,二是要会写汉赋。
  
  这些人进入学校后,唯一的学业就是参考《皇羲篇》,去写新的汉赋。
  
  此后灵帝又在这个基础上再次扩招,招收了许多学习绘画、书法等方面的人才。
  
  而等到这些人毕业后,灵帝直接下令将他们提拔为侍中、尚书,安排在各个要职上。
  
  这也是被世人诟病他昏庸的原因之一。
  
  但其实灵帝的举动并没有错,因为能够学文,学习书法绘画的,本身家庭就不差。
  
  这些人受到过正统的教育,但又不是高层的士族,也就是底层寒门。
  
  灵帝直接提拔他们,就等于绕过了察举制,有了自己的一条选拔人才的路径。
  
  只可惜鸿都门学创办没有几年,各地起义便爆发了,鸿都门学也就彻底没落。
  
  但从本质上来说,鸿都门学和科举制度存在一定的相似,都是开科立考,属于新的选拔制度。
  
  而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鸿都门学是存在于察举制之外的选拔机制,而刘协则想用科举制代替察举制。
  
  “没错,科举制正是朕根据先帝的鸿都门学扩展而来,朕打算重新开科立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