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八仙小说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七百十三章 队里记得这个情,李龙领了。

第七百十三章 队里记得这个情,李龙领了。

  第七百十三章 队里记得这个情,李龙领了。 (第1/2页)
  
  李龙再次回到四小队的时候,李娟说杨育红她妈不让她跟自己玩了。
  
  李娟是真的很委屈,当时自己只是没掰那牙齿,也没拿那个头骨,她很清楚如果拿了,迎接自己的就是一顿条子——梁月梅在这方面肯定是不含糊的。
  
  杨育红发烧也不怪自己啊,为什么不让跟自己玩呢?
  
  好吧,不玩就不玩吧,眼下上初中学习任务也挺紧的,李娟也只是吐槽一下而已。
  
  上一世李娟学习成绩不好,加上家庭变故后,家里生活也变得困难起来,最后没考上高中。
  
  这年头能考上高中或者中专的都是学习成绩非常好的,这一世李娟的成绩非常好,梁月梅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说过她非常有可能考上中专、师范或者高中。
  
  国家在九六年九七年教育并轨之前,大学毕业生是包分配的,而再往前,考大学并不是大家的必选项,热门是的考中专,其次是师范。
  
  因为考上中专毕业,十八岁就可以参加工作,起步就是国家干部,而考上师范也是去当老师,这两项十八岁就可以领工资。
  
  相对而言,考高中上大学还要多上四年,所以这时候中专、师范的含金量高,且分数线也高。
  
  目前为止,队里有一个人考上了师范,考上中专的人还没有,考高中的也没有。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要在九十年代才会出现。
  
  而目前,因为李龙的人生发生了改变,导致整个李家每个人的走向都发生了变化,李娟还真有可能成为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其实如果李龙不说的话,大多数人还是想着让李娟考中专的,但李龙的意思还是考高中上大学比较好。
  
  毕竟后面那些这个时代上了中专师范工作的那些人,后来还要再晋升学历。而李娟如果能考上大学,就能走出县城,走出地州甚至走出自治区,到外面去看看。
  
  李龙用两年多的时间成功的在大家的心目中有了重要的份量,导致他的话,大家还是很能参考的。
  
  虽然有顾博完这个反例在,但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大学生份量真的很高,李娟在听了李龙的想法后,也坚定了要考高中上大学的想法。
  
  这时候的孩子心思相对单纯,确定了目标,向前就行了,不像三四十年后,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让孩子们开始早熟,外界影响太多,有太多的选择,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向钱看反倒比理想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比如网红。
  
  修路工作在持续进行,每天有卡车把砂石料拉过来,从居民点拉到了苇沟这里。那里的棺材板子也被人聚拢起来烧掉,至于那些被挖出来的骨头也不见了,大概率是有些人看不过去,重新给埋进了土里。
  
  修路的过程是一段一段的,先拉一段砂石料,然后再由推土机把砂石推平,然后再由压路机压几遍,砂石路就好了。
  
  基本上一个星期能修个一公路,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从四小队到乡里的砂石路就修好了。
  
  最开始的时候,这砂石路还引起了大家的不满,因为上面有大大小小的石块,走在上面还不如以前的土路平整。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的石块慢慢被压进了路里,再往后砂石路的好处就显露出来,至少下了雨之后,砂石路不再满是泥汤子,雨水会快速的渗下去,路上泥土没了,也好走了。
  
  这条路将要继续用上十几年,到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才会逐段被柏油路代替。
  
  最满意的是李龙和有拖拉机的那些人,砂石路开起来速度会快很多,没有溏土,不会扬起太大的灰,特别是下雨天不会溅的满身泥点子。
  
  孩子越来越大一点儿,却不是想像中的那么调皮,很听话,不怎么哭,挺好带的。李龙也有充足的时间会去到四小队。
  
  秋收过后,队里除了种冬小麦后,其他的农活基本上就没啥了。各家也就是剩下了一点儿收尾的工作。
  
  李龙开着吉普车到了四小队,这一回直接去了许成军家里。
  
  许成军正在院子里修理压苇把子的工具,看着李龙过来,有些欣喜的问道:
  
  “小龙你过来了?是不是扎苇把子的活下来了?”
  
  现在苇沟里的苇子已经基本上黄了,小海子和另外一条苇湖里的苇子也差不多。
  
  大家已经习惯了李龙会在十一月左右发布扎苇把子的任务,所以许成军看李龙过来,以为今年的扎苇把子的活提前了。
  
  “还没通知,今年有没有还不知道呢。”李龙自己是最清楚的。扎苇把子上交任务主要是用于盖房子,可是再过几年,北疆的农村盖房子还会用苇把子、麦草,城市里的或者兵团的房子已经逐渐开始用预制板了。
  
  预制板房一旦流行起来,供销社便不再会收苇把子,这个活以后会慢慢没了。
  
  北疆人比较少,但各项基础工业发展还是不慢的,水泥产业一发展起来,预制板这样的活就会成规模。
  
  这是发展趋势,也是必然。
  
  “那你这一次……”许成军笑了笑,也没失望,毕竟扎大扫把这次比去年多挣了一些,而他也种了打瓜,今年收成虽然不如李建国家,但毛收入也弄了七八块,知足了。
  
  他家里的拖拉机已经买回来了,他甚至还在想着等明年开春的时候也找李龙买台收割机,到时自己家里也能干点收割麦子挣钱的活。
  
  “队长,我打算承包老马号边上的一些地,把马号扩大一些。”
  
  “啥意思,老马号还不够?”许成军放下手头的工具问道,“你里面也没养多少东西嘛。”
  
  许成军抽空也去老马号看过,知道那里面有十几头野猪——虽然已经算家养的了,但那猪身条子细长,根本就不像家猪,养不胖的感觉。
  
  还有一些狍鹿子和马鹿,加起来也有十来只。
  
  不过这些东西看着多,但放在老马号里还真不够看。真要论起来,老马号里再养个一倍的东西,也够了。
  
  “我打算以后等山上的牧民转场回来后,弄上一批牛羊喂着,等到快到过春节的时候宰了卖。这样算的话,老马号那地方不够。”
  
  “那你打算往哪边扩?老马号西面?”
  
  “对,西面,那些盐碱地我打算扩一块出来,加高地基,和老马号联在一起,然后建个敞圈和暖圈。”
  
  “那你打算承包多少?”许成军问道。
  
  老马号的事情他还记得,现在一式两份的合同还在队部,也给乡里说明了,乡里认可了。
  
  毕竟两年前,拿几百块钱买老马号,在乡里看来也真是队里赚了。
  
  只不过眼下谁赚谁亏还不好说。
  
  所以许成军也有了心眼子,问李龙是承包多少地。
  
  “五十亩地是队里的极限是吧?那就承包四十五亩——其实我还是想买的。我这种养殖专业户,队里就没啥奖励吗?”
  
  “奖励有啊,乡里认可了,那就给你奖励五亩地。”许成军对于乡里的政策自然是懂的,“你还想要啥奖励?”
  
  有五亩饲料地的话李龙自然愿意,哪怕直接种上苜蓿后不用管,一年割两茬,也够不少牛羊的饲草了。
  
  “我就想着队里能划一块给我当那些牛羊的圈啊。反正是盐碱地,也没人开荒,不如批给我了。”李龙半开玩笑的说道,“咋样,过年的时候,我给队里每户十公斤肉咋样?”
  
  “真的?”许成军眼睛一亮,“你要真能给每户过年的时候发十公斤肉,那这地我还真就能批——五十亩批不了,那盐碱滩给你批二三十亩还没问题。”
  
  县里乡里是鼓励种养殖,也给了政策让各生产队适当的给与种养殖户一些补偿。
  
  这方面生产队其实有挺大的自主权的,许成军自己就能做主。
  
  “那就三十亩吧。”李龙想想三十亩也不少了,围个大圈是没问题,他其实也没想着养太多的牛羊。眼下老罗叔有干事业的想法,那就支持呗。
  
  农村人和城里人不一样,在农村只要活着,除非瘫了,否则的话基本上一直在干活,甚至有些人死的头几分钟还在干活。
  
  真正是活到老干到老。
  
  习惯了。
  
  老罗叔才不到六十,还能干不少年呢。队里的其他五保户,也就是老罗叔的那些朋友也差不多。
  
  新的生产队就有这个特点,没有特别老的人,这年头也是劳动力最充足的时候。
  
  “行,那就在老马号西边给你批三十亩地,”许成军也干脆,“我现在就给你写个条子,不过话我要说前头,地给你批了,今年没时间了,明年咋也得看到些成果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