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放宽海禁这条路,从一开始就不好走 (第1/2页)
朱棡刚要回应侍卫,就听得温室殿外一阵嘈杂喧闹,那声音就跟炸了锅似的。
紧接着太子内官李恒像屁股着了火似的,慌里慌张地奔进殿内。
只见他“扑通”一声就跪那儿了,急得就连声音都变了调。
李恒扯着嗓子喊道:“两位殿下,大事不好哇!
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宫外忽地聚了一群大臣。
听说晋王殿下要进宫恳请放宽海禁,他们死活不同意,这会儿正吵吵嚷嚷着要见您呢!”
众人一听,心里“格登”一下,就跟被重锤敲了似的。
常清韵那秀眉瞬间紧紧拧在一起,眼睛里全是忧虑。
她赶紧凑近朱棡,声音虽不大,却透着沉稳劲儿。
“三弟呀,这事透着邪乎,背后指定有人捣鬼。
你行事向来光明磊落,可朝堂那地儿,水可深着呢。
人心隔肚皮,什么人都有,你千万得小心着点。
这海禁牵扯到沿海多少势力的利益啊,那些靠着海禁维持自个儿利益的主儿,哪能轻易让你坏了他们的好事儿?”
朱棡闻言脸色“唰”地就沉下来了,心里暗自琢磨:“这消息传得这么快,肯定有人背后搞鬼,想给我来个下马威。”
不过他很快就稳住了神儿,眼神里透着一股坚毅。
只听朱棡深吸一口气说道:“既来之,则安之。
孤王倒要瞧瞧,他们能说出什么歪理来?
李恒,你先去稳住他们,就说孤王稍后就到。”
站在不远处的李贤一听这事儿,眉头皱得跟个麻花似的。
他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压低声音跟朱棡说道:“殿下,这次大臣们来势汹汹,恐怕不只是单纯反对海禁这么简单,背后怕是牵扯着不少利益纠葛。
沿海那些世家大族,长期把控着有限的海上贸易,赚得盆满钵满。
放宽海禁,那可就打破他们的垄断了。
另外海禁一旦放开,沿海防务的投入和管理都得大变,这风险可不小。
咱们可得小心应对,不能莽撞行事。”
朱棡扭头看向常清韵和李贤,她微微皱眉,语气里带着些无奈。
“嫂子,李贤。
看来这放宽海禁这条路,从一开始就不好走哇。
但这事儿关乎咱大明沿海百姓的生计,还有国家的运势。
不管怎么样,孤王都不能打退堂鼓。
嫂子,还得麻烦您在宫里帮我多留意着点儿动静。
李贤,你赶紧把咱们刚才商量的事儿捋一捋,准备好应付大臣们的刁难。
特别是关于海防、贸易管理这些方面,他们肯定会揪住不放。”
常清韵轻轻点头,眼神里满是关切和期许。
“三弟呀,嫂子我从小在江南生活过一阵子,太清楚海禁对沿海百姓日子的影响有多大了,也知道放宽海禁是大势所趋。
可这一路上肯定困难重重,你千万得小心谨慎。
嫂子在宫里也算是有点人脉,一定会帮你盯着各方的动静。
这海禁一放,沿海的海盗、倭寇说不定就趁机作乱。
你在应对大臣们的时候,可得有周全的对策。”
就在这时,李贤拱手说道:“殿下,卑职愿随您一同前去,在旁边给您出出主意。
这些大臣们个个都是人精,能言善辩得很,殿下跟他们打交道时可得注意说话的分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