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不能就这么算了 (第2/2页)
昌平君得到最大的支持就是这两家,也是因为这两家和昌平君亲近,许多临近大秦的小家族才愿意投靠昌平君。
可是这两家又跟随在楚幽王麾下了,昌平君一瞬间就基本丧失了争夺王位的能力。
若是楚幽王赢了以后,他也就只有逃奔秦国,老老实实做个富家翁这一条路了。
同样因为楚幽王澄清了身世,现在大秦还真没有理由继续插手。
毕竟现在的情况是负刍谋反,楚幽王是在平叛了,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支持负刍还是支持昌平君,怎么都是说不过去的。
楚幽王为了表示出和秦国友好的态度,为了不给秦国出手的理由,甚至都没把昌平君算进叛乱里面,对外说的是昌平君被蒙蔽,只要及时回头,一切既往不咎。
毕竟都是兄弟呀!
就在这种情况下,楚幽王派出了使臣和大秦交涉,然后出了一手妙棋。
楚幽王请求嬴政出兵助楚国平叛!
现在这情况嬴政也不可能硬咬着牙说楚幽王血脉不正,这太毁名声了,得不偿失。
这一下嬴政更没帮助昌平君的理由了。
毕竟楚国官方请求秦国派兵平叛,那么要么不帮忙,如果帮忙也只能帮助楚幽王,帮昌平君算什么?
可是既然楚幽王得位合法,那大秦就没有出兵的理由了。
甚至不帮忙都有点儿说不过去,因为大秦一开始帮助昌平君可是打着一衣带水,拨乱反正的名头。
至于打着帮忙的名义趁火打劫,那自然也是绝对不行的,太毁名声了,得不偿失,而且会打乱整体的战略规划。
现在魏国和齐国还没吃下呢。
真要趁火打劫,楚国同仇敌忾之下,也未必那么容易,如果不能一战功成,那就没必要为了蝇头小利毁了名声。
想要灭楚,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嬴政现在就在跟吕不韦和尉缭商议,楚国的这种情况,楚幽王已经占据了巨大优势,大秦该怎么做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而且也要考虑昌平君的想法,在昌平君失去大部分人的支持以后,他还会不会继续硬抗,亦或顺势就坡下驴,这颗棋子还有多大的价值。
虽说即便楚幽王平了战乱,楚国经过这大半年的内乱也是元气大伤,而且这几年是一直病上加病伤上加伤,但是嬴政还是感觉有点儿亏。
吕不韦和尉缭都是清楚知道情况的,嬴政单刀直入,率先开口:“两位爱卿,寡人得到消息,屈氏和昭氏已经再一次向楚王表示了忠诚,现在楚王已经获得了楚国大部分封君的支持。”
“以南武君小小的江东,绝对是挡不住的,至于昌平君,如果大秦不出手,他已经无足轻重。”
吕不韦尉缭二人沉吟一二,吕不韦捋了捋长须,深沉一笑说道:“楚国若是一直乱,那自然是更利于大秦,既然我大秦不适合出手,可有的是别人适合。”
一语点醒梦中人,嬴政瞬间领会。
嬴政笑着点了点头。
尉缭在一旁接着说道:“如今我大秦出兵自然是名不正言不顺,但是若魏齐出兵,就和我大秦没有关系了。”
“我大秦依旧坐山观虎斗,静待坐收渔翁之利足以。”
“臣建议大王派姚贾出使魏国齐国,以重礼厚贿魏庸和后胜,再派人提醒南武君,让他派人向魏齐求援。”
“在楚王平乱之时,让魏国齐国趁机攻楚,此二国绝无不愿。三国本就仇深似海,齐国屡被楚国夺城抢地,魏国也被楚国趁火打劫。”
“这两国先前不愿出手,不过是顾忌我大秦罢了,现在大王只要表露出态度,两国绝不会放过趁火打劫楚国的机会。”
嬴政点头认可,这正是他心中所想。
寡人既然为了名声不方便出手,那就暗示别人出手,魏庸不敢不从,魏景湣王也不会不从。
魏国本就想要趁火打劫,借楚国而强自身,先前不动手,他怕的只是给秦国做嫁衣裳罢了。而且还能出口气,憋屈那么多年了,有个出气的机会可不容易。
至于齐国,齐王建绝对听话。
对于楚国,齐王建的态度本就是可打可不打,现在既然秦国希望他动手,而且魏国一起动手,那打一打也可以。
再者说,这本身就是占便宜的事,还能出口气,怎么都不亏。
仇家家里内乱,可以趁火打劫,是最让人心情愉悦不过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