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变 (第1/2页)
萧弘的话并没能在人心骚动的辽军中引起多少共鸣和波动,可能是军法太严厉,也可能是辽国的阶级太固定,或许有那么些人因为这些只言片语而有所心动,但最终也还是沉默地握紧武器随着军令退了回去。
萧弘就此被押入了辽境,走上他已经走过很多次的路。
或许是那些话语给他赢得了些许尊重的原因,当然更有可能是上京那边下了旨意不允许萧弘死在押送的路上,从边境到上京的这一段路并没有萧弘想象中的难走,当然,每到一个地方,萧弘总是会重复他那一段已经烂熟于心的话,让那些围观等待的人们心中生出些波动来。
开始有人主动冒着风险想要见萧弘一面了。
这是很讽刺的一幕,地方官府和负责押送的军队不遗余力地将萧弘宣扬成辽国最大的叛徒,百姓们总是怀着恨不得将萧弘生吞下去的心情,拥挤到街头,却被萧弘不停重复的话刺激得有些茫然,达官显贵们想要萧弘闭上嘴,老百姓们想继续听,开始有好事者整理了萧弘的话语传播向四方,那些真正思考着辽国未来,对那些话语产生共鸣的人们,开始正视起那个即将被押往上京赴死的人来。
萧弘也是在这时才看清这股被压抑许久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虽然已经有人想让他闭嘴,但他依然能被押着招摇过市,嘴没有被堵上,这就意味着在某些博弈中想要观望的人占了上风,最可怕的是萧弘还和几个没能看见面容的人在黑暗的囚室中对了话,讨论着该怎么打破辽国的阶级垄断。
这些都让萧弘想起那句话。
天下苦暴政久矣。
事实证明在这方面汉人果然更有经验更能预知未来,萧弘以前总觉得强盛的大辽能威压着四方,然而一场败绩之后辽国内部隐藏的混乱便彻底爆发了出来,从进入辽境以来发生的一切,竟然都没有超出顾怀的预料—他甚至想到了会有人因为自己率先举起大旗而来接触,并且话语间满是要把这场风波闹得更大的意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